褚时健传

褚时健传

周桦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 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 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 调查深入、资料翔实,真实,客观,书稿含褚时健数万字自述,并配以大量珍藏图片,很多都是第一次公之于众。 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他后来回忆曼蚌糖厂,说这些经历让他想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让相关各方能够利益平衡,都能从中获利。
从那以后我就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闷着头做事不动脑子,力气用尽了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所以我从那时就知道,把每一天安排好,就是对人生负责任。想得太多,没有任何意义。
有时想想,所谓“见识”无非就是见过好东西,然后能判断什么是好东西,进而能做出好东西。
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
正如尼采所言,一个伟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一个人,别人把你打倒了不要紧,总有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但自己不要把自己打倒,不然就真的是彻底倒了翻不了身了。
他的褚橙创业,和雄心无关,和传奇无关,只和他的人生习惯有关:做事,不闲着。成功、财富都是顺带的结果
人哪,打击是经常的,你自己心里要有谱气,不然什么都干不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事料理得好,大事才有本事料理。我一直相信这个道理。”褚时健说。
但是2014年我们出现了减产,有气候的关系,也有果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大小年的关系,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挽救了许多产量,但规律就是规律,一定要服从。无论做什么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颗敬畏心,自然规律、市场规律都要遵守。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得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
邱建康有一个观点,一个企业家起码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引导自己的能力,二是帮助他人的能力。
要建立某一种制度,总是要经历各路人的不接受,关键是你自己想好了就要坚持。一旦制度确立,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制度还是非常重要的。
“业务要过关,”这是褚时健一直强调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你不懂技术,光会管人不行。”
都说良善的环境激发人的美德,充满恶意和怀疑的环境则把人的负面能量引发出来。此言甚是。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女性来说,婚姻是生命的全部,而对于年轻的男性,婚姻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所有有关婚姻的抱怨和不理解,大都来源于这个意识上的分歧。而妻子对丈夫的抱怨,也大都是“不关心,不体贴,不爱、不管”。任何年代皆如此,马静芬和褚时健之间也是这样。
人哪,做什么事都是有因为所以的。现在的一些收获,一定是因为以前有积累,哪有突然就想到用烟梗的?”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在谷底反弹的高度
事实证明,没有所谓自动自觉、牺牲个人的觉悟,人的劳动积极性必然和自身利益挂钩,才有长期持久性。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毕竟是生存、安全需求为先,自我实现是最后一个层次。所以必然是个人满足在先,然后才是集体获益。
褚时健说好习惯的养成刚开始是痛苦的,但养成后便获益很多。
老人家真是教了我很多,就是那段时间我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事不能糊里糊涂,不能说这个赚钱,那个赚钱,都要去做。稀里糊涂到最后盈还是亏都不知道。”李亚鑫说。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无论以什么形式卖,产品品质都是第一位的。形式无足轻重,内容至关重要。”
他始终执着于传统中国人的精神:认真做事、注重生产、有劳有得。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精神实质让褚时健超越了时代的变迁——他在任何时代都取得了企业经营的成功。
褚时健有心得,开展任何工作,前提是要大家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所以思想工作很重要。他习惯站在对方立场去分析事情利弊,得失也讲清楚。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亲手转动过命运的车轮,从这车轮里迟早都会转出一生中的大事件。 ——瓦尔特·本雅明
和这些普通的、真诚的老百姓之间的友情,几乎贯穿了褚时健的一生,在他低谷时如此,高峰时也如此。
做事就是要苦干、实干,用人就是要用好人、能人。
他几十年来人生的关键词是“做事”,是“事业”,至于财富,那只是顺带的结果。
传统国企的领导人,大都不是经营高手,而是协调平衡高手,以平衡各方利益为上,无过即为功。
一个人的天职,不就是尽本分吗?!做企业的人不管利润,不管企业前途,不管职工生活,不如回家卖红薯!
企业的本质就是逐利。企业有了利润,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意义。
在大多数人记忆中,读书时光总是美好的,因为简单,因为世界的新奇,因为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褚时健早已对各种政策壁垒习以为常。作为一名特殊行业的国企领导,需要具备的最大能力也许不是搞生产提高利润,而是协调、申请、周旋、权衡……
总裁管今天,董事长管明天。”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有时想想,满地鸡毛蒜皮的生活对于普通人其实是幸事,起码这意味着生活无大事。每个人都可以随口、随时抱怨生活里的小麻烦小磕碰,但真正的大风大浪来临时,有几人能承受?
褚时健总是能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就把事情处理了。他和人谈话从不谈大道理,但总能抓住对方的心思,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谈通了。
在逼仄生活里苦挨的夫妻,有时会产生隔阂。这些隔阂和彼此的感情无关,和彼此的性格无关,只是因为生活太过艰难,大家都无力顾及夫妻间应有的沟通。
在西南三省,有一个民间的说法:西南三大宝,云烟、贵酒、川妹子。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马军的辩护词即便十多年后看来也非常精彩。他从三个方面与法庭讨论了有关国企企业家的生存状态。第一,企业家的法律地位。“为什么企业的领导可以被行政机关随意调换,使其权利被侵害?第二,企业家的政治地位。马军的疑问是:“在企业和企业家对政府部门存在依附关系的前提下,政府部门真的把他们当主人了吗?你们实实在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做了什么?”第三,国有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地位。这是马军着重谈到的一点。他在辩护词里说:“国有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地位,是一个50年来没有认真彻底解决的问题。国有企业及企业家的劳动力价值怎么体现?在我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像褚时健这样一个企业家,玉溪卷烟厂17年税利总额为800亿元,17年全体干部职工的分配为5亿元,比例为0.625%,褚时健个人17年全部收入为80万元,个人收入比例是十万分之一。褚时健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甚至赶不上一个影星一次广告的收入,赶不上一个歌星的两次出场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分配方面怎样做到实实在在的按劳分配,实现劳动力价值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的分配体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国企及企业家的合理分配问题?……”
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无论什么标准,唯一有价值、有意义的标准应该是消费者的钱包。我们的红塔山、阿诗玛都非常受欢迎,这就是标准。”
大概命运不在自己手里的人都是如此心境,心似浮萍,任由漂荡。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他在哪里都会把生活搞好的,搞生活他有一套。”马静芬不爱说甜言,她并不怎么表扬自己的丈夫,但说到生活技巧,她从来对丈夫不吝赞美。
他所怕的不是事,而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
20出头的人了,不是为了几口饭去打游击的。我们相信共产党,是为了信仰去受苦,所以能坚持。”
对于家庭的关心,他更多理解为责任感,而马静芬则更多希望他的关心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大概是大多数杰出的人在家庭上的遗憾——失去了与亲人之间的温情细节。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传统的农业种植大都以“天意”来决定种植的结果,而工业的标准化让所谓的“靠天吃饭”变为靠科学吃饭。这样的思路在后来他的冰糖橙种植中又再次启用。
最后,我当然要把最大的感谢致予褚时健先生。不仅是因为他慷慨、坦率面对我的各种提问,更重要的是,在倾听他的故事的过程里,他繁盛的人生经历,他的强大生命力,他对生活、对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也丰富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我们不懂,我们又怎么能懂?人世间绝不限于我们这些人。也有人热泪涔涔,却不是由于个人的不幸。我们为理想而献身,我们问心无愧。 ——涅克拉索夫
但也有一部分人愿意把事情做好,而且事情做好了乐在其中。“不需要任何理由,就是想把事情做好
这是不同于战争和革命工作的考验和磨炼,平淡生活的婚姻就像淙淙溪水击打着顽石,一切改变都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并完成,男女皆如此。
褚时健的性格里,水一样寓力量于无形的特点很是明显。
一条船,驶过江,从此褚时健便山高水长,离开家乡,离开惯常的生活。他的生命、生活,从此和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党的命运影响着他的命运;他的个人生活,从此不再完全属于他个人。
仅仅有热血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企业的沉疴累积了数十年,要敲掉这些旧疾让它重焕生机,更需要有各种接地气的经营、管理、协调能力。
做事、把事做好,就会快乐,就会有成就感。
“搞物质生产,就是消耗要低,质量要好。成本核算和产品质量都非常重要。不管什么事,你要先搞懂才做,不懂的事,先向别人学习。不然你亏本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文革”10年,褚时健越发养成了沉默不善表达的性格,对家人更是如此。工作的繁忙、对时局的疑惑、做人做事时的如履薄冰,让他越来越收起自己外向的一面。
褚王氏希望儿子到昆明读更多的书,成为一个有大出息的人——最起码,要像她的丈夫一样,是一个行走在外、见世面的人。她把儿子催促上了火车。
“我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做好,下河拿鱼要比别人拿得多,烤酒我也不输人。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没有变化的日子太久,好像永远都不会有变化。
我知道你们如此敞开心扉,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对褚时健先生的一份尊敬和情谊。你们对他的这份情谊,在他任厂长时如此,监狱时期如此,年老了依然如此,如此肝胆相照和仗义,我应该向你们深深鞠躬表示敬意。
活着的每一天,把每件事情做好,尽好自己的每一个责任,就不白白过这一生。不要去想太多死亡的事情,它来或不来,谁也控制不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颗敬畏心,自然规律、市场规律都要遵守。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得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
全面改造、积极引进、择优选型、配套成龙、消化吸收、务求效益”
目标清晰——瞄准目标——聚精会神——拿下。他喜欢这种干脆利落、心无旁骛、凭技术说话的工作。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亲手转动过命运的车轮,从这车轮里迟早都会转出一生中的大事件。
褚时健的观点是,管人不在表面上,你要自己内功过关,自己在业务上成熟,才能服众。
当然,这些谈话里最有效的部分是:“烟厂保证你们的收入会比以前高。如果这些烟叶不挣钱,烟厂补给你们。”
,不论危险,只谈未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1987年,玉溪卷烟厂向国家上缴的利税为7.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9.7%;1988年,上缴利税11.9亿元;到1989年,这个数字成了20.3亿元。褚时健的“第一车间”到这时几乎已经可以打满分了。
我们是经历过活了今天就可能没有明天的人,过去如何、将来如何都不重要,现在、目前就是一辈子。
褚时健根本没有和她谈分不分手的事,他只是帮她分析了为什么入党申请被停止的原因,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谈了很久。谈完,褚时健就回了玉溪。这件事后,马静芬心里知道,自己和褚时健是不会分开的。作为妻子,她虽然觉得褚时健粗心了一些,有时让自己很生气,很怀疑自己是否选择错了人,但她从未想过要离婚。至于“右派”身份,那不是国家划的吗?和她马静芬有什么关系?“我不能做落井下石的事情。”马静芬说
褚时健一直说自己受中庸思想影响大,什么事情都不想一条路走到绝。“留点余地,心慈一些,善一些,对大家都好。”
正是这些充满了人间气息的交往,超越中国最主流的社会背景——政治——超越体制,超越人与人的所谓阶级差别,逐渐成就了他最接地气的企业家精神:认真、踏实、人本、心无旁骛。
褚时健一旦忙起来,脾气会很正常,比较随和,而一旦闲下来,他就会莫名生闷气。
但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阅读,无论在任何一个生活阶段,他在睡前都要看几十页书。
人有时并不太了解自己,须到了特定环境后,潜在的性格才显现出来。
到现在我是明白了,实际上一个人的人生乐趣最终都是从家庭里找。
褚时健曾经一再说自己的一个观点:一个工厂领导,如果不懂技术,不了解工艺特点,那么即使能力再强也只会盲目指挥。“业务一定要好。”他说。
做事情哪,有所为有所不为。投资的多元化项目,我们不懂行,只投资不参加具体管理。烟草配套的生产项目,我们懂,就参与管理,发挥自己的长处,藏起自己的短处,这样你才不吃亏。
我很少回忆以前,往事太多了,回忆不过来,做人要朝前看。要不是你们问起,我不太愿意对人讲起过去。如果有人还愿意听一听这些陈旧的故事,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点人生的参考,仅此而已。
如果你惩罚了一个员工10元钱,那么就应该找另一个理由奖励他30元。
员工生活福利其实是搞好生产的前提和后续保证。这种实实在在的收益比做几个月的思想工作管用得多。
褚时健的家乡,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这就是他生命开始的地方,他一辈子都说着这里的方言,无论身处何地。他尽管很早就离家,却一辈子都和这里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是他的血脉之源。
人情练达,这是褚时健进入中年后越发明显的性格特征,但他并不圆滑而是非常真诚,所以与众人交往时大家都觉得很自然。
当下被互联网裹挟的一代人,习惯于在虚拟生活中获得慰藉的一代人,充满朝气地生活、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对他们而言显得多么重要。
今天的年青一代比我们要幸运很多,我们这一代人,人生中有很多妥协的地方,但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做自己。
少年气盛,他完全没有因为第一天找路的艰辛而丧失对新地方的热情和信心。
农作物这个东西,最能反映人的做事风格,你尊重它的生长规律,按规律办事,认真对待,一定会有好回报。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当把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进一步要做行业的执话语权者,行业的真正领袖,还要懂得平衡行业利益,抑强扶弱。
什么改变?做什么事更坚决了,不爱多想了。
现代企业实际上是摈弃强人的,制度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最好武器。
无论你做到哪一行,产品质量都是第一位的。产品质量不过硬,单靠宣传或者什么优惠,人家上一回当,第二回、第三回,肯定不上了。
褚时健一直都有一个观点,做事一定要有七八成的把握后才去做,这样心里才有谱气,事情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