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的五种幻想
作者:[美] 芭芭拉·H.罗森宛恩
出版社:光启书局
ISBN:9787545220421
发布时间:2025-7
内容简介
【专家推荐】人类所有的社会现实都包含着文化建构的“集体幻想”,爱也是如此。罗森宛恩以哲学的敏感与历史的洞见,重构了爱的多种模式及其历史谱系,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野。如果爱的想象与实践从来都是多样和变动的,那么今天正被“祛魅”的或许只是某种教条和迷思,而不是爱本身。——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本质上,爱是最没法达成共识的情感。罗森宛恩用考古学的方式,既为爱的执迷不悟写下墓志铭,也为爱的执迷不悔开辟新路径。本书透视了亲密关系的历史学,也撬动开爱情神话的天元鼎。——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西方古典时期与中世纪已出现了现代爱情的雏形,人们视之为完善和超越个体自我的途径,也因其迷狂与不可控在基督教的圣爱面前相形见绌。这一劣势在中世纪之后逐渐扭转。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爱情在宗教面前获得的自主又败给了人们的自我规训,它因而再一次陷...(展开全部)【专家推荐】人类所有的社会现实都包含着文化建构的“集体幻想”,爱也是如此。罗森宛恩以哲学的敏感与历史的洞见,重构了爱的多种模式及其历史谱系,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野。如果爱的想象与实践从来都是多样和变动的,那么今天正被“祛魅”的或许只是某种教条和迷思,而不是爱本身。——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本质上,爱是最没法达成共识的情感。罗森宛恩用考古学的方式,既为爱的执迷不悟写下墓志铭,也为爱的执迷不悔开辟新路径。本书透视了亲密关系的历史学,也撬动开爱情神话的天元鼎。——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西方古典时期与中世纪已出现了现代爱情的雏形,人们视之为完善和超越个体自我的途径,也因其迷狂与不可控在基督教的圣爱面前相形见绌。这一劣势在中世纪之后逐渐扭转。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爱情在宗教面前获得的自主又败给了人们的自我规训,它因而再一次陷入危机……作者对爱情五种特性的论述脉络清晰、例证丰富,也让人窥见情感历史的吊诡。——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如果你对爱和它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意义有兴趣,这本睿智而生动的书是为你准备的。这本书没有说教,却闪烁着洞察力,简短但涉猎广泛,这些篇章必将在未来几年内激发讨论。——林恩·亨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代欧洲史教授这是一部具有高度原创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爱的复杂历史的作品。——彼得·N.斯特恩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森宛恩以丰富的历史细节描述的“五个幻想”是当代浪漫的支柱。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神话是由什么构成的,并使我们有能力抵制其致命的诱惑。——凯莉·詹金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编辑推荐】爱是寻找灵魂的“另一半”吗?爱意味着永远不需要说抱歉吗?只有傻瓜才会坠入爱河吗?回溯爱的文化史,理解我们今天的爱的症候。情感史领军人物芭芭拉·H.罗森宛恩新著,打破传统爱的分类,也破除我们对爱最旷日持久的迷思。从柏拉图到中世纪骑士,从但丁、拜伦、歌德到福楼拜、德波顿,从《断背山》到《那不勒斯四部曲》,从古往今来的故事中打捞爱的基因,这些反复出现的故事始终影响着我们、召唤着我们。了解“爱”的幻想是怎么来,是如何变化的,才能将我们从它们的暴政中解放出来。“光启情感史”系列新作,由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策划主编。林恩·亨特、彼得·N.斯特恩斯等著名历史学家推荐。【内容简介】当我们谈论爱时,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在每段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是找到“另一半”的精神共振,是灵魂的提升,还是无条件的自我牺牲?奥德修斯与佩内洛普经受了重重考验,涉过婚姻之河的包法利夫人走向幻灭;少年维特痴情无果,最终殉情,而欲求不满的唐璜总是朝三暮四;断背山里的农夫与牛仔灵魂相契,那不勒斯贫民区的一对天才少女对彼此又爱又恨……爱的故事千变万化,也并非都通往幸福。从文学经典、私密书笺,到影视剧作、婚姻誓词,情感史学家罗森宛恩讲述古往今来的志同道合、痴迷狂热、无私奉献、欲求不满与始乱终弃——回看历史,原来我们并不孤单。了解爱的剧本从何而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