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规则
作者:[美] 乔安妮·耶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73729
发布时间:2025-4
内容简介
【关于本书】从螺纹到集装箱再到电子阅读器,几乎我们用的所有东西都受到标准制定进程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制造业到互联网,此类标准与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息息相关,本书回顾了标准化的全球发展史。两位作者认为,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有三次技术标准化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工程师制定了可以被制造者广泛采用,同时满足公司客户需求的有用标准,催生了跨越政治和民族边界的标准化运动。第二波浪潮的结果之一是集装箱的标准化,这极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的整合。第三波浪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新一代的标准制定者为互联网和万维网提供支持,同时运用制定标准的程序来控制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和环境危害。两位作者基于三个大洲的档案资料,探讨了催生标准化运动的积极理念、实现这些理念的尝试,以及标准化运动在今天面临的挑战。标准在今天的经济中几乎隐...(展开全部)【关于本书】从螺纹到集装箱再到电子阅读器,几乎我们用的所有东西都受到标准制定进程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制造业到互联网,此类标准与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息息相关,本书回顾了标准化的全球发展史。两位作者认为,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有三次技术标准化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工程师制定了可以被制造者广泛采用,同时满足公司客户需求的有用标准,催生了跨越政治和民族边界的标准化运动。第二波浪潮的结果之一是集装箱的标准化,这极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的整合。第三波浪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新一代的标准制定者为互联网和万维网提供支持,同时运用制定标准的程序来控制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和环境危害。两位作者基于三个大洲的档案资料,探讨了催生标准化运动的积极理念、实现这些理念的尝试,以及标准化运动在今天面临的挑战。标准在今天的经济中几乎隐形,却是与国家和全球市场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基础设施。在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标准之争与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息息相关。一个半世纪以来的规则制定与标准之争中,蕴含着理解商业、技术与全球治理的线索。——————————————————————————————————【业内评价】标准是一个被广泛忽视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技术契约,从看似平常的螺钉、插座、水龙头到技术密集的5G、汽车、互联网,标准无处不在,并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标准凝聚了全球工程师、产业界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专业化共识,同时也是协商妥协的结果。标准引领产业,标准也依赖产业,因此成为国家间竞争博弈的重要抓手。没有标准,就没有全球化,在当前重大变局的历史关头,维护国际标准及其背后技术产业体系的统一变得尤为重要。本书视角跨越三个世纪,展现了国际标准发展演化及其背后博弈与合作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这个领域难得一见的鸿篇巨制。——余晓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本质上是技术实力、产业优势与政治影响力的综合博弈。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数字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命运共同体持续巩固。国际标准作为各国遵守的国际规则,是国际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国家间越来越复杂的相互关系提供基本的行为框架,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本书以客观视角详细阐述了标准制定的三次浪潮,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标准化进程的宏大图景,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深入思考。——欧阳劲松,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这是一本少见的展示标准组织“内幕”的书。标准的诞生,不再只是神秘的力量,不再只是带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而是充满了工程师的个性色彩。它为当下中国智能制造中智能控制标准的突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互联网标准化作为新型组织所采用的“大致共识和运行代码”的原则,为中国采用开源方式建立更广泛的技术生态提供了样板。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更加自信、更加深入地参与其中。——龙小昂,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二届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