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尺度
作者:[美] 提摩太·C.坎贝尔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73453
发布时间:2025-7
内容简介
生命政治研究的前沿成果,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想的对话。揭示技术对人的异化,探索在技术变革的大时代,如何重构人与技术的关系。大学问出品重读经典哲学理论,呼唤一种更积极的生命政治。知名学者蓝江精心翻译。☆内容简介生命政治是否已然成为一个痴迷于死亡的研究领域?本书提出了一种更为积极的生命政治理论,它以海德格尔对技术与人之关系的论述为起点,通过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想的对话,来探讨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之下,政治与技术的交汇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以及超越这种异化的可能性。作者首先通过聚焦海德格尔的经典理论,探讨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及其对人的存在的遮蔽;而后以福柯的规训和人口理论为中介,分析埃斯波西托和阿甘本所说的例外状态、赤裸生命,以及他们的死亡政治理论。最后,作者提出,在技术变革的时代,只有重新建构人与技术的关系,才能实现对人的真正生命的救赎。本书问题意识强...(展开全部)生命政治研究的前沿成果,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想的对话。揭示技术对人的异化,探索在技术变革的大时代,如何重构人与技术的关系。大学问出品重读经典哲学理论,呼唤一种更积极的生命政治。知名学者蓝江精心翻译。☆内容简介生命政治是否已然成为一个痴迷于死亡的研究领域?本书提出了一种更为积极的生命政治理论,它以海德格尔对技术与人之关系的论述为起点,通过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想的对话,来探讨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之下,政治与技术的交汇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以及超越这种异化的可能性。作者首先通过聚焦海德格尔的经典理论,探讨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及其对人的存在的遮蔽;而后以福柯的规训和人口理论为中介,分析埃斯波西托和阿甘本所说的例外状态、赤裸生命,以及他们的死亡政治理论。最后,作者提出,在技术变革的时代,只有重新建构人与技术的关系,才能实现对人的真正生命的救赎。本书问题意识强烈,论述清晰有力,将为读者了解生命政治、了解生命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书亮点1.历史与当代思潮的对话,生命政治研究的前沿成果。本书以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人之存在的关系的论述为起点,通过思想史与当代思潮的对话的双重路径,探讨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之下,政治与技术的交汇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将当代的生命政治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2.重读经典哲学理论,呼唤一种更积极的生命政治。本书批判了海德格尔的理论和受其影响的一系列当代哲学理论中所蕴含的死亡政治,并且通过对福柯、弗洛伊德、德勒兹等人的经典理论的重新阐释,提出和倡导一种更为积极的生命政治。3.带领读者认识后人学理论,启发人们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反思。“后人学译丛”聚焦于人与非人的界限、生命与后人类、后人类的技术进化等问题。本书为“后人学译丛”之一种,从对现代生命政治中“死亡”主题的反思切入,启发读者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反思。4.专业译者精心翻译,译作精准切当、行文流畅。本书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精心译成,不仅忠于原著,对原著所涉及的西方哲学理论及术语进行了精准的翻译,而且行文流畅,保持原作者行文风格的同时,帮助读者跨越语言的藩篱,与原作进行深入的交流。☆名家推荐/精彩书评提摩太•C.坎贝尔认为,要对自由主义进行批判,就必须将生物权力的范畴拓展到纳粹集中营之外。他指出,现代政治通过具有侵入性的传播和消费技术来掌控生命,这些技术承诺让人免受死亡、残疾、无聊和孤独的困扰。坎贝尔将大众传媒和生物工程与全球小资产阶级的诞生联系起来,指出这一阶层的特点是令人恐惧的距离感的缺乏以及社区的不断瓦解。这本论证有力、引人入胜的著作,应当被所有对智能炸弹和云计算时代的集体生活的未来感兴趣的人阅读。——朱莉娅•莱因哈德•卢普顿,《与莎士比亚一起思考:政治与生活随笔》作者☆编辑推荐今天的生命政治是否在从事着新自由主义的工作,对具体的威胁毫不关心,而只聚焦于物种层面的生死问题?我们当下对于生命政治的理解,是否过分依赖于死亡这一悲剧性主题?——这是提摩太•C.坎贝尔在《生命的尺度》开篇中发出的诘问。随后他说道,恰恰在技术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时候,死亡在生命政治思考中占据了上风。如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关于技艺的难题,使得有关生命政治的讨论不断地走向死亡的视角?于是,他以此为突破口,以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人之关系的论述为逻辑起点,探讨现代的政治和技术所造成的人的异化问题,并试图找到一种办法,来超越这种异化,实现对人真正生命的救赎。在本书当中,坎贝尔先是对海德格尔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批判,在其理论著作中解读出了正当的写作与不正当的写作,并由此延伸出正当的生命和不正当的生命。然后,作者对深受海德格尔影响的阿甘本、埃斯波西托等哲学家的生命政治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反思,指出阿甘本有意将“装置”这个词与海德格尔所说的不正当写作的观念并置,埃斯波西托则试图思考一种非人格的生命可能性。作者还花费了较多的笔墨来分析斯洛特戴克等哲学家的理论和批评,他们与阿甘本等人一起探索着生命中的死亡路径。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和游玩中的生命实践,来避免让技艺陷入死亡的困境,从而将生命政治引入更积极的方向。坎贝尔的整部著作都跃动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其展开分析的路径清晰合理,结论亦是鲜明有力。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广大读者了解现代生命政治、了解生命的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