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中的偏执狂风格
作者:(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8669
发布时间:2025-7-4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研究美国历史的杰作,堪称《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姊妹篇。他以美国右翼为例,剖析了一种他称之为“偏执狂风格”的政治思想与修辞——代表绝对恶的敌对势力正在实施惊天阴谋,意欲摧毁绝对的善,自己一方在这场二元对决中扮演着真理的化身,万不可妥协,因为失败意味着末日来临。受迫害感是偏执狂风格的核心,其代言人常具有阴谋家心态,并试图用末世论的语言来描述阴谋论的最终结果。人们都受困于历史,但偏执狂人士不仅受到现实世界的折磨,还被他的幻想所折磨。但本书所谓的“偏执狂风格”,既不限于右派,也不限于美国,而是适用于各国的各种政治派系。作者研究的虽然是美国的历史,论旨却照亮了今天的现实。政治不仅为利益所左右,也深受人们对它的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影响。虽然写于上世纪60年代,但对于理解美国政治传统中的非理性一面和当下日趋极化的政治,本...(展开全部)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研究美国历史的杰作,堪称《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姊妹篇。他以美国右翼为例,剖析了一种他称之为“偏执狂风格”的政治思想与修辞——代表绝对恶的敌对势力正在实施惊天阴谋,意欲摧毁绝对的善,自己一方在这场二元对决中扮演着真理的化身,万不可妥协,因为失败意味着末日来临。受迫害感是偏执狂风格的核心,其代言人常具有阴谋家心态,并试图用末世论的语言来描述阴谋论的最终结果。人们都受困于历史,但偏执狂人士不仅受到现实世界的折磨,还被他的幻想所折磨。但本书所谓的“偏执狂风格”,既不限于右派,也不限于美国,而是适用于各国的各种政治派系。作者研究的虽然是美国的历史,论旨却照亮了今天的现实。政治不仅为利益所左右,也深受人们对它的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影响。虽然写于上世纪60年代,但对于理解美国政治传统中的非理性一面和当下日趋极化的政治,本书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刘擎霍夫施塔特对政治偏执的诊断,一如他对反智主义的剖析,对于当今时代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显示出更为迫切的相关性。这些半个多世纪前写下的文字,以其独特的视野与洞察力,依然激发着当代学术与公共思想的辩论。刘苏里文集上部属论战性质,下部为历史评论,中心议题却是一个:剖析美国人的心灵。作者较早注意到美国人心灵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其大多数文字皆与此有关,也因之成就了他的声望。作者持左翼立场,但开题、论述、辩难,仍不失史家的客观。作者发明过多组概念,并为后人发挥性继承,比如本书中的“利益政治”和“地位政治”,后者便是今天“身份政治”的前身。刘瑜本书写于上世纪60年代,主题是美国历史上的右翼民粹主义,但如果把其中一些关键词抹去,它几乎就像是在分析当代美国。这大约就是经典的穿透力。霍夫施塔特以一个历史学家的使命感提醒我们:“想象的敌人”会引发真实的冲突,而这一点岂止适用于美国右翼,也适用于各国的各种政治派系。钱满素本书所谓“偏执狂风格”,既不限于右派,也不限于美国,作者意在提醒人们,在坚持政治原则和目标时如何保持理性与尺度。王希霍夫施塔特是20世纪美国最具历史洞见的知识分子,他在60年前写下的对美国右翼政治的观察与剖析,仍然是帮助我们读懂当下美国政治乱象的经典指南。中译本信达雅兼具,生动再现了霍氏的写作风格。许知远霍夫施塔特正是我心中理想历史学家的模样,透过今日之困惑与忧虑审视昨日,又将昨日之希望与躁动带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