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
作者:贺雪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80752
发布时间:2025-7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深入田野调查30余年,思考30余年的结晶,全面阐述了对中国乡村的认识和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作者言: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寄于乡村的前途,中国应坚持小农立场不变……有批判,有建言,有立场,有战略思考,不惧争论*作者对乡村问题的一次集中、全面的阐释*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本书为贺雪峰的新作,从农民与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社会巨变、乡村治理逻辑、农民的生计与意义世界、农民的城市化、如何认识中国等六个方面,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农村建设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本书是作者从事乡村调查和研究30年来,对“三农”问题的一次全面、集中的阐述。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三轮驱动”的现代化,而乡村是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由此形成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兜底式的乡村建设。这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需...(展开全部)*本书是作者深入田野调查30余年,思考30余年的结晶,全面阐述了对中国乡村的认识和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作者言: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中国现代化的前途寄于乡村的前途,中国应坚持小农立场不变……有批判,有建言,有立场,有战略思考,不惧争论*作者对乡村问题的一次集中、全面的阐释*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本书为贺雪峰的新作,从农民与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社会巨变、乡村治理逻辑、农民的生计与意义世界、农民的城市化、如何认识中国等六个方面,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农村建设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本书是作者从事乡村调查和研究30年来,对“三农”问题的一次全面、集中的阐述。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三轮驱动”的现代化,而乡村是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由此形成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兜底式的乡村建设。这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底线。作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从事社会学研究后,长期扎根于乡村基层的实地调研,这让他的文字和观点能切中要害。本书亦是如此。